项目一:初识精准农业装备
1.1认识精准农业技术随堂测验
1、精准农业是( )的循环农业。
a、增量化;
b、减量化;
c、线性化;
d、等比化
2、产量数据采集主要采用以下哪种方法( )。
a、田间调查法
b、产量预估法
c、分析整理法
d、经验分析法
3、精准农业技术的发展得益于电子信息、卫星导航技术、现代农机技术的迅速发展。
4、精准农业的思想是:追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优质的高产出和高效益。
5、在一般情况下,精准播种比传统播种增产18%~30%,省工2~3个。
1.2区分典型精准农业装备类型随堂测验
1、大田作业环节中,实施精准农业工作指令,直接完成精准化作业生产的是( )
a、全球卫星导航装置;
b、信息采集设备;
c、信息处理设备;
d、智能化农机装备
2、北斗自动导航驾驶系统是由哪个国家开发的( )。
a、美国
b、加拿大
c、中国
d、俄罗斯
3、采用机械化插秧可也保证每行秧苗完全平直。
4、收割机利用卫星导航装置,夜间也能保证按直线行进收割农作物。
5、afs精准农业系统是约翰迪尔公司推出的新产品。
1.3精准农业装备应用过程随堂测验
1、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利用( )对作业情况进行监控,指挥农机驾驶人员精准作业。
a、卫星
b、无线远程视频
c、监控摄像头
d、有线电视系统
2、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推广应用的智能化农机装备有( )。
a、智能化浸种催芽设备
b、智能化苗床土生产线
c、gps导航自动化驾驶插秧机
d、自动变量喷施机
3、精准变量作业中,农机能自动进行作业记录。
4、病虫草害防治专家系统有农业各方面防治专家组成。
5、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具有农机信息化管理、指挥调度、科技培训等功能。
第一单元测验
1、一个农业生产周期的精准农业实施,第一步是进行( )
a、制定生产计划
b、农业生产措施的决策
c、农业信息处理
d、农业信息采集
2、农机田间作业由精准农业机械完成,农机技术人员,首先要做的是( )
a、将作业数据存入数据卡中
b、进行变量控制系统校准
c、控制系统进行变量作业
d、将数据卡插入农机变量控制器中
3、精准农机变量作业的依据是( )。
a、专家决策
b、专题图
c、变量处方图
d、变量控制指令
4、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位于黑龙江建三江管理局北大荒股份( )农场。
a、勤得利
b、七星
c、前进
d、前哨
5、不属于土壤养分信息的元素是( )
a、碳
b、氮
c、磷
d、钾
6、设施精准农业装备组成中,执行设备是( )
a、精准监控平台
b、作业机械
c、信息处理设备
d、网络传输设备
7、以色列农业发展中遇到过的最大的问题是( )。
a、土地贫瘠
b、温度过高
c、干旱缺水
d、缺少劳动力
8、土壤墒情专题图由下列哪一步精准生产过程获得( )。
a、第一步农业信息的采集
b、第二步农业信息的处理
c、第三步农业生产措施的决策
d、第四步农机田间作业
9、地面纠偏差分站属于下列哪个系统( )
a、地理信息系统gis
b、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ps
c、农业专家决策系统
d、农业遥感系统rs
10、设施农业精准装备,信息采集器的主要功能是( )
a、信号储存
b、信号传递
c、信号存储与转换
d、信号储存于传递
11、下列哪些工作可以由精准农机装备完成的?( )
a、耕整地作业
b、起垄导航作业
c、施肥播种
d、化控作业
12、农业遥感系统常用的遥感技术有( )
a、近地面探测遥感
b、卫星遥感
c、高空飞机遥感
d、低空飞艇遥感
13、精准农业中的“3s”系统通常是指( )
a、afs
b、gis
c、gps
d、rs
14、下列属于农业生产措施的决策内容的是( )
a、产量图绘制
b、土壤养分专题图
c、变量播种处方图
d、作物长势专题图
15、一个农业生产周期的精准农业实施主要有:( )。
a、农业信息的采集
b、农业信息的处理
c、农业生产措施的决策
d、农机田间作业
16、农业生产措施决策是由农业生产专家组决策通过的。
17、作物生长情况,可通过遥感技术进行信息采集。
18、搅浆机都带有激光平地控制装置。
19、病虫草害防治专家系统有农业各方面防治专家组成。
20、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具有农机信息化管理、指挥调度、科技培训等功能。
21、采用机械化插秧可也保证每行秧苗完全平直。
22、收割机利用卫星导航装置,夜间也能保证按直线行进收割农作物。
23、afs精准农业系统是约翰迪尔公司推出的新产品。
24、精准变量作业中,农机能自动进行作业记录。
25、病虫草害防治专家系统有农业各方面防治专家组成。
第一单元作业
1、请查找资料,介绍下图设备,内容包含: 1.名称和功能; 2.工作原理
项目二:精准农业信息获取技术
2.1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农田信息随堂测验
1、遥感技术是应用探测仪器不直接接触目标物体,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土壤墒情也就是土壤含水量,土壤在不同含水量下的光谱特征不同
3、结合陆地卫星与气象卫星所获得的资料,利用当时的卫星影像与常年卫星影像进行对比,获得有关灾害的成灾面积和灾情程度的较准确的结果
4、一种物质所产生的自身辐射,或对外来辐射所产生的反射和透射,形成了该物质的一种特别标志-----光波特征。
5、利用遥感技术提取有作物覆盖的区域的土壤光谱信息比较简单
2.2利用机载传感器获取农田信息随堂测验
1、在测量作物产量时,谷物动态含水率不需要动态采集
2、在测量作物产量时,收割机行驶速度v需要采集
3、因地球不是一个正圆,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得到作业点的精确位置坐标
4、土壤电导率是描述土壤盐分情况的重要指标。
5、测定土壤中的电导率可以直接反映出混合盐的含量,不仅能够掌握其污染状况,而且可为作物施肥处方提供依据。
2.3利用便携式传感设备获取农田信息随堂测验
1、车载采样装置,需要将gnss取样点坐标记录在土样保存袋上。
2、目前车载土壤自动取样器的执行元件多为电机和齿轮传动。
3、土壤样品远程管理软件平台可显示采样点信息,这些信息由后期录入。
4、便携式农田信息采集设备是一种体积小、携带方便,通过搜索卫星,定位当前位置后,可为用户准确进行采集点位坐标,达到测量的目的装置。
5、便携式农田信息采集设备可对农田障碍定位标记。
第二单元测验
1、体积小、可手持、方便移动,随时随地监测所到区域孢子,属于哪种类型作物病害信息采集装置( )。
a、固定型
b、便携型
c、车载型
d、移动型
2、狂风暴雨天气,使用和维护孢子捕捉仪需首先做到哪些工作。( )
a、确保蓄电池电压充足,并保养
b、及时切断电源,防止雷击
c、及时更换载物玻片,否则影响连续观察
d、清理进气口异物
3、利用植被反射率在( )的差异,就能计算ndvi。
a、可见光区和紫外线光区
b、可见光区和不可见光区
c、可见光区和红外区
d、可见光区和近红外区
4、由于在植被冠层中,健康叶片的数量越多,叶面积越大,叶绿素因对红光吸收越多,反射率就越低,而对近红外ndvi的反射率( )。
a、较低
b、较高
c、较慢
d、较快
5、下列哪项数值说明冠层长势良好。( )
a、0.1到0.2之间
b、0.3到0.4之间
c、0.5到0.6之间
d、0.7到0.9之间
6、孢子捕捉仪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
a、远程在线高清拍照
b、实时采集分析孢子情况
c、监测病害孢子存量与扩散
d、存储统计孢子活动信息
7、孢子捕捉仪的常见结构组成是什么。( )
a、遮雨板
b、空气驱动装置
c、捕捉仓
d、捕捉盘
8、归一化植被指数的作用是什么。( )
a、观测作物长势随时间的变化;
b、发现作物生长的空间差异;
c、在施肥管理,特别对氮肥施加提供参考
d、发现作物生长异常现象
9、ndvi测量方法有哪些。( )
a、利用高空卫星或摄像机拍照
b、用小型传感器在地面进行观测
c、实验室内部测定
d、叶片夹传感器测量
10、ndvi 归一化植被指数测量仪的结构,包含( )
a、srs-ndvi向上半球视野传感器
b、srs-ndvi向下视场光阑传感器
c、srs-ndvi向左视场光阑传感器
d、srs-ndvi向右视场光阑传感器
11、作物生长信息采集装置可以快速精准采集作物的生长指数,有效评估农田长势,为后续田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2、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植物生长状态以及植被空间分布密度的最佳指示因子,与植被分布密度呈线性相关。
13、便携式ndvi 测量仪,适用于大田块或单作物,数据结果代表全区域作物生长性。
14、在植被冠层中,健康叶片的数量越多,叶面积越大,叶绿素因对红光吸收越多,反射率就越高。
15、ndvi向上半球视野传感器测量来自天空的入射光强度。安装时须保证视场内只有天空,没有冠层和其它地物。
16、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常常遭受到病菌侵害,受害作物不仅会产量降低、品质变差,甚至会颗粒无收。
17、孢子是生物所产生的一种有繁殖或休眠作用的细胞,已成为农作物病害的一大诱因,多飘散在空气中,极其微小,质量较轻,人工很难完成捕捉统计工作。
18、带病孢子由风吹入孢子捕捉仪内,通过碰撞着落到一个运动的收集表面。
19、便携式农田信息采集设备可以不连接卫星信号,离线工作。
20、土壤盐分含量多则作物营养不良生长缓慢。
第二单元作业
1、请查找变量处方图生成的方法?处方图的类型有哪些?
项目四:精准农业自动化化生产技术
4.1大田动力装备自动导航及驾驶技术随堂测验
1、在大田机械化种植中,农机装备需要按照预设置的路径行驶,来保证作物间的株距均匀,水、肥、光照等生长条件平均。
2、对农机操作手有很高的驾驶要求,遇到天气和光线不良时,保持直线行驶非常困难。
3、传统农机可以夜间作业,抢农时在播种高产期作业。
4、为了保证播种时相邻行距的正确,播种机上安装有划印器,作为机组转弯的依据。
5、农机卫星导航系统可取代划印器,减少农机零部件,作业更高效。
4.2智能平地装备技术随堂测验
1、激光平地机的液压系统是独立的,不影响原车液压。
2、激光平地机自动安平误差:±3°。
3、激光发射器固定在三角架上,机械部分安装在万向接头上,可以300°转动。
4、液压系统的功能是控制平地铲的升降。
5、平地铲用于平整土地。
4.3智能深松装备技术随堂测验
1、智能深松作业质量监控系统中新注册车辆三日后即可使用查询功能。
2、智能深松作业者完成作业后需拐弯离开作业区域五分钟后,系统才会初步计算作业面积。
3、智能深松作业中数码显示器作业亩数仅为系统粗算,系统还会定期自动复算。
4、用户在作业过程中需经常检查设备安装是否完好,避免由于引线脱落等原因造成作业数据采集不全等问题。
5、避免在作业期间断开电瓶供电线,电源断开可能导致系统初始化失败,使深度、亩数记录不准确。
4.6智能喷雾控制技术随堂测验
1、由于地块不平的影响,车速会发生变化,但喷液量没有相应变化,从而造成车跑快时单位面积喷液量减小,跑慢时单位面积喷液量增大。
2、智能喷雾系统可以降低对操作人员的经验要求和工作强度。
3、智能喷雾系统可以提高机车利用率和作业效率。
4、智能喷雾系统可以提高药肥使用准确度,节省成本。
5、智能喷雾系统安装使用简单,通用性强。
第四单元测试
1、激光平地机控制箱在自动状态时( )控制优先。
a、手动;
b、机动
c、联动
d、自动
2、手持式激光接收器高程指示窗口有三个图标,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 )基准面。
a、高于,低于,达到
b、高于,达到,低于
c、低于,达到,高于
d、达到,高于,低于
3、深松作业终端功用是实现深松作业状态识别、()、()和数据实时回传。
a、长度测量、深度测量
b、面积测量、深度监测
c、深度测量、宽度测量
d、面积测量、长度测量
4、校准喷头时,点击【喷头系数自动校准】,显示【请等待】,请等待校准结束,需要()的时间。
a、3秒;
b、8秒;
c、16秒;
d、30秒
5、喷洒设备调在作业状态(发动机转速、油门、后动力输出转速),压力需超过()bar。
a、3.5;
b、5.5;
c、2.5;
d、6.5
6、激光平地系统组成和功能( )。
a、激光发射器
b、激光接收器
c、液压系统
d、控制器
7、变量施肥数据可为制定下一年的()等工作中发挥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
a、播种工作
b、生产工作
c、田块质量改良
d、收获工作
8、智能化深松作业质量监测系统工作原理,是()的新型深松作业监管设备,采用卫星定位检查模式,可完成作业深度数据的实时传输记录。
a、综合卫星定位技术;
b、无线传输技术;
c、遥感识别技术;
d、深度识别技术
9、智能喷雾系统喷头型号为国标喷头型号,仅限于(),请尽可能使用国标喷头。
a、1.5、2、3
b、4、5、6、8
c、10、15、20
d、11、12、13、14
10、智能喷雾系统的系统参数包括()。
a、喷头间距
b、水泵压力
c、无定位压力
d、最低喷洒车速
11、激光平地机的液压系统是独立的,不影响原车液压。
12、激光平地机自动安平误差:±3°。
13、激光发射器固定在三角架上,机械部分安装在万向接头上,可以300°转动。
14、液压系统的功能是控制平地铲的升降。
15、平地铲用于平整土地。
16、智能深松作业管理系统不可以用手机调试设备。
17、智能深松作业管理系统利用多种方式计算面积,自动剔除重复面积。
18、智能深松作业管理系统能够实现远程监测,提升监管水平、效率和质量。
19、智能深松作业管理系统实时监测作业深度和作业质量。
20、智能深松作业管理系统利用姿态传感器,提高精度,自动识别作业种类。
第四单元作业
1、激光平地论文撰写
项目三:精准农业信息处理和决策技术
3.1基于gis技术获取农田信息随堂测验
1、数据采集与输入设备包括 数字化仪、图像扫描仪、解析和数字摄影测量设备、电子速测仪、gps接收机、手写笔、光笔、键盘、通讯端口等
2、数据存贮设备包括光盘刻录机、磁带机、光盘塔、活动硬盘、磁盘阵列等
3、数据输出设备包括笔式绘图仪、喷墨绘图仪(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等
4、数据输出是将系统外部的原始数据(多种来源、多种形式的信息)传输给系统内部,并将这些数据从外部格式转换为便于系统处理的内部格式的过程
5、数据分析与处理指对单幅或多幅图件及其属性数据进行分析运算和指标量测
3.2运用gis技术划分变量作业区域随堂测验
1、土壤养分图,产量分布图就是精准农业给农田和植被开具的“彩超或x光照片”
2、生成变量处方图的目的是让农业生产更精准化,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分析土壤及植被等各方面的参数,得出合理的技术上可行的,按需的作业处方图
3、生成变量处方图的步骤分为三步,首先我们先看一下数据采集与编辑,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通常抽象为不同的专题或层。
4、数据重构。就是对数据从一种数学状态转换为另一种数学状态,包括投影变换、辐射纠正、比例尺缩放、误差改正和处理等。
5、数据变换指对数据从全集合到子集的条件提取,包括类型选择、窗口提取、布尔提取和空间内差等。
第三单元测验
1、非空间的属性数据是用来反映与几何位置无关的属性,即通常所说的()
a、非几何属性
b、几何立体属性
c、其他特性
d、高度特性
2、一般微量元素的缺素症状首先表现于
a、老叶
b、幼叶
c、老叶和幼叶
d、根部
3、在自然环境5大圈层中,处于中心纽带的圈层是()
a、大气圈
b、水圈
c、生物圈
d、土壤圈
4、土壤具有()是土壤最本质的特征。
a、肥力
b、有机质
c、矿物质
d、水分
5、在自然土壤的形成过程中,()因素起主导作用。
a、母质
b、生物
c、地形
d、时间
6、绿色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要素有()
a、光能
b、热量
c、空气
d、水分
e、养分
7、从土壤肥力的演变过程来看,土壤肥力可分为()
a、自然肥力
b、经济肥力
c、人为肥力
d、潜在肥力
8、用户接口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是用户和系统交互的工具,主要包括用户界面、程序接口与数据接口。
a、指令;
b、程序;
c、数据;
d、系统
9、地理元素是表示地表物体的()的位置
a、点
b、线
c、面
d、尺寸
10、数据输出设备包括()
a、笔式绘图仪
b、喷墨绘图仪(打印机)
c、激光打印机
d、复印机
11、土壤养分图,产量分布图就是精准农业给农田和植被开具的“彩超或x光照片”
12、生成变量处方图的目的是让农业生产更精准化,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分析土壤及植被等各方面的参数,得出合理的技术上可行的,按需的作业处方图
13、生成变量处方图的步骤分为三步,首先我们先看一下数据采集与编辑,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通常抽象为不同的专题或层。
14、数据重构就是对数据从一种数学状态转换为另一种数学状态,包括投影变换、辐射纠正、比例尺缩放、误差改正和处理等。
15、数据变换指对数据从全集合到子集的条件提取,包括类型选择、窗口提取、布尔提取和空间内差等。
16、理想型作物产量一般表现为:光合产量高,生物产量高,经济产量高,经济产量高
17、输入与表示是指将地理信息系统内的原始数据或经过系统分析、转换、重新组织的数据以某种用户可以理解的方式提交给用户
18、数据分析与处理指对单幅或多幅图件及其属性数据进行分析运算和指标量测
19、数据输出是将系统外部的原始数据(多种来源、多种形式的信息)传输给系统内部,并将这些数据从外部格式转换为便于系统处理的内部格式的过程。
20、作物的营养临界期就是作物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
第三单元作业
1、变量处方图生成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