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mooc计算机网络作业答案查询-威尼斯人最新

时间:2023-09-18 04:55:35

03 物理层——数据通信基础

3.1数据通信基础知识随堂测验

1、在通信系统模型中,信源和信宿之间包括哪些模块( )。
    a、信源编码器和信宿译码器
    b、信道编码器和信道译码器
    c、调制解调器
    d、噪声源

2、数据通信系统包括源系统、( )和目的系统。

3.2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随堂测验

1、下面属于单工通信的系统是( )?
    a、调频广播
    b、卫星通信
    c、对讲机
    d、有线电视

2、物理层的传输媒体接口的特性包括( )。
    a、机械特性
    b、电气特性
    c、功能特性
    d、规程特性

3、功能特性指明了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4、电气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种意义。

5、半双工通信是指通信的双方可以发送信息,但是不能双方同时发送。

6、计算机网络传输的信号采集基带传输,无线通信系统一般都采用带通信号传输。

3.3数字调制技术随堂测验

1、16qam调制技术使用幅度和相位的( )种组合。
    a、2
    b、4
    c、6
    d、8

2、ask是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值表示数字信号“1”、“0”,以载波频率f1表示数字信号的“1”,用载波频率f2表示数字信号的“0”(通常f1取1,f2取0),而载波信号的参数a 和φ恒定。

3、使用8qam的调制系统,可以使调制效率提高四倍。

4、数字数据要在模拟信道上传输前,需要对数字数据进行( ),比如ask,psk和fsk。

5、qam一种调制技术的缩写,其全称是( )。

3.4奈氏准则与香农定理随堂测验

1、在无噪声情况下,若某信道的带宽为4khz,采用16qam调制技术,则该信道能传输的最大信息传输速率为( )b/s。
    a、320000
    b、8000
    c、24000
    d、16000

2、码元传输的速率越高,或信号传输的距离越远,在信道的输出端的波形的失真就越严重。

3、奈氏准则是在假定的理想条件下,为了避免码间串扰,码元的传输速率的上限值是信道带宽的( )倍。

3.5传输媒体随堂测验

1、双绞线的排列标准有两种,分别是t568a和t568b,其中t568b是普遍采用的连接方法,八根线的顺序分别是( )。
    a、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b、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c、蓝、蓝白、橙、棕白、棕、绿白、橙白、绿
    d、橙白、橙、蓝白、绿、绿白、蓝、棕白、棕

2、光纤的包层采用低折射率的材质确保光的折射低,减少光的能量损耗。而光纤的纤芯采用高折射率的材质,以保证光在纤芯内的全发射。

3、光在多模光纤内沿直线传播,在单模光纤内反射传播。

4、短波通信主要是靠电离层的反射,但短波信道的通信质量较差。

5、地面微波接力通信通过地球表面的大气传播,受建筑物或天气的影响较小,两个地面站之间传送的距离为50 -100 km;

6、双绞线可分为屏蔽双绞线stp和( )。

7、微波通信在空间主要是直线传播,也称为视距通信,主要的通信方式有地面微波接力和( )。

3.6信道复用技术随堂测验

1、信道复用技术包括( )。
    a、fdm
    b、tdm和stdm
    c、cdm
    d、wdm

2、信道复用技术的目的是充分的共享传输信道,提高信道的使用效率。

3、同步时分复用是将时间划分为一段段等长的时分复用帧(tdm 帧),每一个时分复用的用户在每一个 tdm 帧中占用不同的时隙。

4、同步时分复用可能会造成线路资源的浪费,而对于统计时分复用,每一个用户在每一个 复用帧中可能占用不同的时隙,避免出现空闲的时隙,造成资源的浪费。

5、波分复用就是将一系列载有信息、但波长不同的光信号合成一束,沿着单根光纤传输;在接收端再用某种方法,将各个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分开的通信技术。

6、对于码分复用,不同的节点可以使用同一个频率,但是被分配带有一个独特的“码序列”,该序列码与所有别的“码序列”都不同,所以各个用户相互之间也没有干扰。

7、对于fdm,用户在分配到一定的( )后,在通信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占用它。

3.7数字传输系统与pcm随堂测验

1、模拟数据在数字信道上传输,需要对模拟数据进行( )。

2、在电话通信网中,模拟的话音进入电话交换系统前,需要采用( )技术实现话音的数字化。

3、pcm包括三部分,分别是采样、( )和编码。

3.8宽带接入技术随堂测验

1、xdsl 技术就是用数字技术对现有的模拟电话用户线进行改造,使它能够承载宽带业务。xdsl 技术就把 0~4 khz 低端频谱留给传统电话使用,而把原来没有被利用的高端频谱留给用户上网使用。

2、adsl的上行和下行带宽是对称的。

3、dmt 调制技术采用频分复用的方法,把 40 khz 以上一直到 1.1 mhz 的高端频谱划分为许多的子信道,其中 25 个子信道用于上行信道,而 249 个子信道用于下行信道。

04 数据链路与局域网

4.1数据链路层的基本功能(4.1.1~4.1.4)随堂测验

1、数据链路层要解决的三个主要问题是( )?
    a、数据帧封装
    b、透明传输
    c、差错控制
    d、流量控制

2、数据链路 (data link) 除了物理线路外,还必须有通信协议来控制这些数据的传输。也就是说把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加到链路上,就构成了数据链路。网卡就是计算机网络里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协议的典型设备。

3、数据封装成帧就是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然后就构成了一个帧。首部和尾部用来确定帧的界限。

4、透明传输的含义在于在数据帧接收的过程中,不会因为数据中出现特殊字符或字节而导致数据的接收提前终止。

5、采用crc差错检测方法时,如果接收端对收到的数据帧进行crc计算,如果得到的余数不为零,说明传输是正确的。

6、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类型包括点对点信道和( )信道。

7、在面向字符或字节的帧中实现透明传输的技术是( )。

4.5以太网技术(4.5.1~4.5.5)随堂测验

1、对于以太网物理层标准10base-f,其中10、base和f的涵义分别为( )。
    a、10mbps、基带传输、光纤
    b、10mbps、频带传输、粗缆
    c、10mbps、基带传输、细缆
    d、10mbps、频带传输、光纤

2、以太网的mac地址也称为硬件地址、物理地址,mac地址的长度是多少位的?
    a、48
    b、32
    c、24
    d、128

3、网卡的功能有( )。
    a、进行串行/并行转换
    b、对数据进行缓存
    c、实现数据帧的封装
    d、实现曼彻斯特编码

4、集线器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多端口的中继器(转发器),数据从集线器的一个端口进入后,集线器会将这些数据从其他所有端口广播出去。集线器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5、100base-tx标准使用的是2对5类utp。

6、对于10base-t和100base-tx,使用5类utp的最大距离都是100米。

7、传统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发送的数据使用曼彻斯特(manchester)编码 。

8、虽然csma/cd一种随机争用信道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但是不会有数据冲突的问题。

9、以太网的目的节点收到有差错的数据帧时就丢弃此帧,其他什么也不做。差错的纠正由高层来决定。

10、千兆以太网采用8b/10b的编码方案,提高了编码效率。

11、万兆以太网保留了以太网帧结构,通过不同的编码方式或波分复用提供10 gbit/s传输速度

12、以太网的两个标准包括dix ethernet v2和ieee的( )标准。

猜你喜欢:

    网站地图